2022年11月20日19时,百廿校庆暨十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开讲。文老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内生还是新内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乡村发展模式探索”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怀教授作主持人和评议人,学院有两百多名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老师介绍了文军教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及本次讲座的主题。文老师对我校建校一百二十周年暨学院建院十周年表示祝贺。
本次讲座文老师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文老师以中央一号文件和二十大报告为背景介绍了“内生性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接着文老师又从历史角度和现实情景介绍了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联系:(1)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社会工作与乡村建设的连接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2)从现实情景来说,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目标等多个特征直接指向了反贫困的重心和重点。第二,文老师以“甘肃平凉反贫困实践”为例讲述了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和乡村振兴作中的情境性。因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呈现多样性,所以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面来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注重服务主体定位,必须注重服务对象及其所需;(2)需要考虑现实制度体系;(3)需要考虑社工角色定位。第三,文老师详细阐述了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乡村发展的“二元取向”,将自上而下的外生性发展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内生性发展模式有效联结,构成新内生发展模式。第四,文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乡村振兴中内生发展的实践困境:(1)价值困境:缺乏“社区为本”的整合取向;(2)主体困境:乡村人口流失与组织化薄弱;(3)行动困境:深层次发展动能的二元分化;(4)结构困境:地方自主性受行政体制限制。第五,文老师以在“云南寻甸县金所街道泽铁社区”的实践研究为例,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要发展以社区为本的乡村新内生发展模式。最后,针对乡村振兴中内生发展的时间困境,文老师提出了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实践路径和社会工作服务路径。
讲座接近尾声,主讲人回答了与会同学提出的各个问题,太阳集团城官网师生与文老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文教授对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解答。
李怀院长对文教授本次讲座内容做了以下总结和分享:第一,针对文教授对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详细阐述总结了“三个粘合”:(1)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粘合;(2)理论与现实的粘合;(3)家国情怀与社会学干预的粘合;第二,文老师的报告内容体现了两个“转型”:(1)“内生动力”到“新内生动力”的转型;(2)以“个人为本”到“社区为本”发展模式的转型。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讲座议题新颖,逻辑论述清晰,现实性强,对广大师生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帮助甚大。
文军教授简介
文军,社会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兼任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学科评议组社会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文军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 80 余家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 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含合著)20 部,其中有 8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 10 余项,其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的奖励。
撰稿人:俞金凤
审稿人:尹广文
审核人:李 怀